•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标准件之家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标准件知识 » 设备知识 » 正文

    异形件的数控铣削工艺分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8-23 14:27:38    来源:本站    作者:标准件之家    浏览次数:857
    导读

    图6-32为是某机床变速箱体中操纵机构上的拨动杆,用作把转动变为拨动,实现操纵机构的变速功能。材料为HT200,该零件的生产类型为中批量生产。分析其数控加工工艺。1.零件图工艺分析 先对拨动杆零件进行精度分析。对于形状和尺寸(包括形状

    图6-32所示为机床变速箱中控制机构上的肘杆,用于将转动变为肘节,实现控制机构的变速功能。材料为HT200,该零件的生产类型为中批量生产。分析了数控加工技术。

    1.零件图的过程分析

    首先,对肘杆零件的精度进行了分析。对于具有复杂形状和尺寸(包括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的零件,一般采用化整为零的分析方法,即把一个零件看成由几组曲面和相应的几组尺寸组成。然后分别分析各组曲面的结构、尺寸和精度要求,最后分析各组曲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从零件图可以看出,该零件上有三组加工面,这三组加工面之间有相互的位置要求。具体分析如下:

    三组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是:

    (1)主要尺寸为16h 7的加工面包括25h8外圆、端面和10H7孔,孔距为74 0.3 。其中,孔16H7的中心与孔 10h7的中心之间的连线是确定其他面方位的设计基准,以下简称两孔中心连线。

    (2)表面粗糙度Ra6.3m平面m,平面m上的角度为1300凹槽。

    (3)P和Q平面,以及相应的2M8螺纹孔。

    这三组加工表面的主要相互位置要求是:

    组(1)和(2)是零件上的主要表面。组(1)加工面垂直于组(2)加工面,平面M为设计基准。(2)组面上沟槽的位置公差 0.5 ,即沟槽的位置(沟槽中心线)与B面轴线垂直相交,偏差误差不大于 0.5 。凹槽方向与两孔中心连线的夹角为22047,15。

    组(3)和其他螺钉孔是第二表面。第三组上的P、Q平面与第一组的M平面垂直,P平面上螺孔M8的轴线与两孔中心线的夹角为450。Q面上螺孔M8的轴线平行于两孔中心线的连线。并且平面P和Q的位置分别垂直于M8的轴线,确定P和Q的位置。

    图6-32肘杆零件示意图

    2.设备的选择

    该零件加工面多,用普通机床加工,工序分散,数量多。加工中心可以在一道工序中完成普通机床的多道工序,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所以选择了加工中心。

    3.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

    精基准的选择精基准的选择顺序是:先考虑哪个面作为精基准定位加工工件主面,再考虑哪个面作为粗基准定位加工精基准面,即先确定精基准,再选择粗基准。从零件的工艺分析可知,该零件的设计基准是M面中心、 16 和 10 的连线。根据基准重合原则,选取的设计基准为精基准,即M面和两个孔为精基准。由于大多数工序的定位基准都是一边两个孔,所以上述选择也符合基准统一的原则。

    粗基准的选择根据粗基准选择中加工余量应合理分配的原则,选择 25mm外圆的粗面作为粗基准(限制四个自由度),以保证加工余量均匀;选择平面N作为粗基准(限制一个自由度),保证其有足够的余量;根据保证零件已加工面和未加工面相互位置的原则,应选择R14圆弧面作为粗基准(限制一个自由度),以保证 10 孔的轴线在R14圆的圆心上,且R14处的壁厚均匀。

    4.工艺路线的制定

    加工路线安排如下:

    (1)流程

    (2)第二步:用M面定位,16h 7和10h 7(一面两孔),车 25 mm外圆到尺寸,车N面到尺寸。

    (3)第三步:用M面、16h 7、10h 7(一面两孔)定位,用“钻孔-攻丝”加工2M8螺孔。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完成零件的加工只需要三道工序,集中的工序大大提高了生产率,充分体现了数控加工的优越性和先进性。对以下工序1的数控加工技术进行分析。2、3流程分析省略。

    5.工具选择(见表6-7)

    表6-7数控加工刀具卡

    产品名称或代号零件名称肘杆零件图号年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日月日月日月日日月日日月日日月日月日

    产品名称或代号零件名称肘杆零件图号

    >钻Ф10、Ф16中心孔

    实测

     

    4

    T04

    麻花钻Ф15

    1

    钻Ф16孔至尺寸Ф15

    实测

     

    5

    T05

    麻花钻Ф9

    1

    钻Ф10孔至尺寸Ф9

    实测

     

    6

    T06

    立铣刀Ф15

    1

    铣P、Q面到尺寸

    实测

     

    7

    T07

    扩孔钻Ф15.85

    1

    扩Ф16孔至尺寸Ф15.85

    实测

     

    8

    T08

    扩孔钻Ф9.8

    1

    扩Ф10孔至尺寸Ф9.8

    实测

     

    9

    T09

    铰刀Ф16H7

    1

    铰Ф16H7孔成

    实测

     

    10

    T10

    铰刀Ф10H7

    1

    铰Ф10H7孔成

    实测

     

    编制

    ×××

    审核

    ×××

    批准

    ×××

    共 页

    第 页             

    6.确定切削用量(略)

    7.数控加工工艺卡片拟订(见表6-8)

    表6-8 拨动杆数控加工工艺卡片

    单位名称

    ×××

    产品名称或代号

    零件名称

    零件图号

    ×××

    拨动杆

    ×××

    工序号

    程序编号

    夹具名称

    使用设备

    车间

    ×××

    ×××

    组合夹具

    立式加工中心

    数控中心

    工步号

    工步内容

    (尺寸单位㎜)

    刀具号

    刀具规格

    /㎜

    主轴转速

    /r.min

    进给速度

    /mm.min

    背吃刀量

    /㎜

    备注

    1

    铣M平面

    T01

    面铣刀Ф120

    600

    60

    2

     

    2

    粗铣130°槽,留余量0.5

    T02

    成形铣刀

    600

    60

     

     

    3

    精铣130°槽成

    T02

    成形铣刀

    800

    50

     

     

    4

    钻Ф16中心孔

    T03

    中心钻I34-4

    1000

    80

     

     

    5

    钻Ф10中心孔

    T03

    中心钻I34-4

    1000

    80

     

     

    6

    钻Ф16孔至尺寸Ф15

    T04

    麻花钻Ф15

    500

    60

     

     

    7

    钻Ф10孔至尺寸Ф9

    T05

    麻花钻Ф9

    800

    60

     

     

    8

    铣P面到尺寸

    T06

    立铣刀Ф15

    800

    60

     

     

    9

    铣Q面到尺寸

    T06

    立铣刀Ф15

    800

    60

     

     

    10

    扩Ф16孔至尺寸Ф15.85

    T07

    扩孔钻Ф15.85

    800

    60

     

     

    11

    扩Ф10孔至尺寸Ф9.8

    T08

    扩孔钻Ф9.8

    800

    60

     

     

    12

    铰Ф16H7孔成

    T09

    铰刀Ф16H7

    100

    50

     

               

    续表

    单位名称

    ×××

    产品名称或代号

    零件名称

    零件图号

    ×××

    拨动杆

    ×××

    工序号

    程序编号

    夹具名称

    使用设备

    车间

    ×××

    ×××

    组合夹具

    立式加工中心

    数控中心

    工步号

    工步内容

    (尺寸单位㎜)

    刀具号

    刀具规格

    /㎜

    主轴转速

    /r.min

    进给速度

    /mm.min

    背吃刀量

    /㎜

    备注

    13

    铰Ф10H7孔成

    T10

    铰刀Ф10H7

    100

    50

     

     

    编制

    ×××

    审核

    ×××

    批准

    ×××

    年 月  日

    共 页

    第 页

     

     
    (文/标准件之家)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标准件之家原创作品,作者: 标准件之家。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bzjzhijia.com/zhishi/show-1167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冀ICP备19022299号-2